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关注 >

热推荐:乌卡时代下的中国机器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23-06-16 11:13:52

作 者丨石恩泽

编 辑丨孙超逸 江佩佩

图 源丨摄图网


(相关资料图)

在近期各大机器人展会上,AI成为台上嘉宾必聊的话题。

但在聚光灯背后,行家们私下“接头暗号”却是另一个词——“乌卡时代”。

乌卡(VUCA)这个词是由动荡(volatility)、不定(uncertainty)、复杂(complexity)和混沌(ambiguity)四个英文词首字母拼接组合而成,意指我们正处于一个复杂性多变的世界里

在商业逻辑里,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确定性,远比去探寻新增量更为重要。

对于机器人行业企业而言,AI目前更像是还飘在空中捉摸不定的云朵,而来自需求端、供应链等环节的“不确定性”更加致命。

乌卡时代下,每个企业都在努力抓住确定性。

以模块化迅速抢占新增量

2015年融资潮,2018年卷技术,2021年出海热......细数下来,中国机器人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轮商业周期。近期之所以AI能够引发热议,在于行业内已经走到了增量难寻的阶段。

但很明显,AI短期内还不是。

优艾智合创始人兼CEO张朝辉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AI确实给人带来了一些惊喜,但是在落地上的进展实际上远低于外界预期。

“目前我们在涉及环境感知方面,例如巡检机器人识别、编写研发代码上,有用到一些AI算法,但要走向真正动作执行端还有很大的距离。ChatGPT在语言端出圈,是因为to C端可以做到很大的数据量,但是在搬运环节涉及的运动解耦方面,数据量远远不够上AI的程度。”

反倒是,此前频频提及的出海,依旧是业内认可的方向。

“日韩地区因为人口老龄化因素,对于机器人是刚需;东南亚地区则是跟中国制造业基础比较吻合,目前他们对自动化的需求只增不减。所以说整体海外对于机器人需求量都还蛮大的。”张朝辉说。

然而,需求量在那里,业务拓展却是非标化。

一位负责海外市场拓展的机器人业务代表说,欧美、日韩和东南亚这三个地区所需的工业场景完全不一样。而这个不一样,与国家产业经济发展形态相关。

“首先,同样是仓储搬运机器人,搬运饲料跟芯片,是完全不一样的逻辑。其次,在需求量和节奏上,在欧洲基本上没有超过20台以上的项目;日本则是在测试周期上推进的非常缓慢。”上述人士解释道。

另一方面,去年大规模扩产的新能源产业链,也是业界颇为认可的新增量。但新能源行业的技术迭代正在跳跃式发展,因此若想要拿下新能源客户,机器人公司必须做到效率至上。

而消除不确定性的方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可控的模块化能力,迅速抢占行业新增量。

“把信息拆解,然后模块化到一个具体的任务下,再发给一个自动化的硬件去执行,这套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正逐渐成为中国机器人在乌卡时代下必备的技能之一。”优艾智合市场总监关健说。

这个抽象的概念,好比说,炒菜之前先将不同的菜分类准备好,到时候客户想吃什么菜,团队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排列组合,比对手抢先一步,把菜端上桌。

更为形象的例子是,关健团队近期接到一个给母猪打针的案例。这个场景实际上和电力巡检中开关电源的场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底层核心都在算法对机械臂的控制上。

“如果养猪这个行业我们真的要拓展的话,团队要做的就是在现有通用模块基础上,新增一个打针的系统,同时选定一个合适的机械臂型号,其余底层架构保持不变,就可以迅速从工业场景接入农业场景,以原有的核心竞争力迅速抢占新增量。”关健说。

雷达产业等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历练而生

除了在场景拓展上要保持竞争力,供应链安全也是乌卡时代的核心议题。

在供应链中,芯片毫无疑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存在。

此前在整个移动通讯年代,手机厂商没人能躲过高通。从通信专利,到手机SoC,再到基带,这家美国芯片巨头此前牢牢掌控着手机厂商的命脉。

这一情况同样延续到了车企身上,目前,除了特斯拉等少数车企外,大部分车企都采用了高通的座舱芯片。有数据统计显示,高通座舱芯片已经拿下汽车市场50%以上的订单,其在汽车智能座舱领域几乎实现了垄断。

同样,走入AIoT时代,中国机器人厂商最想要的就是芯片自主。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更为重要。一家AGV机器人公司研发人员透露称,“产品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对于我们来说是致命的。我们现在的策略是,在供应链上做3个方案,其中一个必须是纯国产化方案。”

不少中国机器人公司私下都梳理出了一份本地化芯片的名单。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工业机器人公司负责人提起本地芯片公司,如数家珍,甚至有不少打趣称“老早就盯上这家公司了”“有潜力的公司坚定看好”“后悔没早买它家股票”......

从整体进程来看,目前移动机器人里的激光雷达和视觉感知基本已经完成了一轮国产化;不少手术机器人公司更是把100%国产化当成今年重点推进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国产激光雷达的崛起,正是由于疫情期间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移动机器人公司在紧要关头,大胆启用国内雷达厂商,以量变带动质变。

“3年前这些公司说实话还很糟糕,但是几千颗雷达的量,已足够让他们跨越第一道门槛。”上述研发人员说。

如今在深圳,一批实力出众的雷达界专精特新“小巨人”,被工业机器人公司历练而生。目前这群“小巨人”正在积极将相关产品打入更高附加值的无人驾驶领域。

“走到现在,已经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齐心合力突破的问题。”一位正在与国产芯片公司联合开发新品的工业机器人CTO说。

此外,芯片集成商也不敢把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位不愿具名的芯片集成商总代理称,业界正在积极寻找可替代英伟达、高通等美国厂家的芯片方案,近期他们正在大量采购一家以色列芯片制造商的芯片,同时未来也会更加关注国产芯片的动向。

聚焦丨产业深观察·深圳数字之路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21君荐读

机器人如何担任私募基金经理?A股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热力图”为何科技企业们开始热衷人形机器人?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资讯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